婦科超聲檢查測量方法與正常值 |
時間:2023-05-29 02:36:30?
|
一、子宮
需測量三條徑線,子宮體縱徑,橫徑及前后徑。
1.子宮縱徑(上下徑)測量;
(1)測量切面:子宮矢狀切面.需清晰顯示子宮底至宮頸內口,肌層與子宮內膜前后兩層對稱切面.
(2)測量位置:
宮體:子宮底外緣至子宮頸內口之間距離;
宮頸:宮頸內口至宮頸外口之間的距離.
(3)正常值:宮體5.0土1.0cm;宮頸2.5-3.0cm。
2.子宮體橫徑(左右徑)測量:
(1)測量切面:子宮冠狀切面,需橫切子宮,于宮體中部,圖像呈橢圓形最大切面時(不能在呈三角形圖像處)進行測量。
(2)測量位置:通過子宮體的最大左右徑。
(3)正常值:4.3土0.73cm
3.子宮前后徑測量(也是測量子宮內膜前后兩層外緣之間的距離
(1)測量切面:與子宮縱徑測量平面相同。
(2)測量位置:與子宮縱經相垂直,測量最大前后距離。
(3)正常值:4.3士0.9Cm
二、卵巢
也需測量三條徑線,縱徑,橫徑及前后徑。
1.測量切面:與子宮測量切面相同,進行縱徑,橫徑及前后徑的測量.當卵巢不易辨認時,可讓患者斜臥位,通過充盈的膀胱作透聲窗掃查對側的卵巢,并進行測量。
2.測量位置:通過卵巢的最大徑線。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與年齡等因素有關,常用體積公式:長×寬×厚/2,正常應小于6ml。成年婦的卵巢大小約 4cm×3cm×1cm。
4.觀察并判斷有無卵泡發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三、產科超聲檢查測量方法與正常值
妊娠囊(GS)
胎囊一般在5~6周可見.
1.測量切面:在膀膠適度充盈下,取子宮縱切面測量妊娠囊最大縱徑及前后徑,在子宮橫切面測量最大橫徑.
2.測量位置:各條徑線均應測量其內徑
雙頂徑(BPD)測量
1.測量切面:于胎頭橫切面圖,使兩側顱骨板厚度回聲一致時,需清晰 顯示居中的腦中線,丘腦及第三腦室切面時進行測量.
2.測量位置:通過并垂直于腦中線,測量近側顱骨板外緣至遠側顱骨板外緣內緣之間的最大距離,即胎頭最大橫徑.
3.正常值:此徑線適用于中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即12周至足月,雙頂徑在孕31周前平均每周增加3mm,孕31~36周平均增長1.5mm,孕36周后平均每周增長lmm.
胎兒脊柱
1.觀察切面:沿胎頭從頸椎開始縱行觀察頸椎,胸椎,腰椎及骶椎.
2.觀察內容:縱切面時,胎兒脊柱為兩條平行排列整齊念珠狀較亮光點至尾椎合攏,側動探頭可見三條光帶,中間為椎體回聲,中期妊娠時可顯示脊柱全貌及生理孤度,晚期妊娠時需分段進行觀察.橫切面可見由兩個椎弓一個椎體的骨化中心形成的呈倒三角形的三個強光點.
胎心
觀察切面:目前多采用四心腔,左室長和大動脈短軸平面.
羊水量的測量
羊水量能反映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狀態,早中期,胎兒漂浮在羊水中,孕晚期羊水在胎兒的四周.
1.測量切面:探頭垂直于腹壁平行移動,測量羊水量大深度.
2.測量位置:一般測量時,多采用垂直測量羊水的最大深度;羊水量較少時應以臍為中心將孕婦腹部分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個象限,測量每個區域羊水最大深度(測量區域內不能包含胎體及四肢),取其平均值.
3.正常值:無必要精確計算羊水的量,檢查時只是以多,中,少來估計.≥8cm為羊水過多,3~8cm為正常量,≤3cm為羊水過少.
四、胎盤
1.觀察切面:將探頭垂直于腹壁移動,妊娠早期時,可探及一附著于某一側子宮內壁的半月形彌漫細小光點,直至妊娠足月時,回聲逐漸增強,并于其間可探及散在或密集的線狀,片狀,環狀強回聲或無回聲區.
2.觀察內容及正常范圍:
(1)胎盤厚度:正常厚度為2~4cm,一般不超過5cm.
(2)胎盤位置:胎盤可位于子宮壁的任何一側.
(3)胎盤成熟度:超聲檢查以絨毛膜,胎盤實質及基底層回聲變化來判斷胎盤的成熟度,胎盤成熟度常被分為四級.
胎盤成熟度分級標準度
級別 絨毛膜板 胎盤實質 基底層
0 平直光滑線狀回聲 均勻分布的點狀回聲 無增強回聲
Ⅰ 稍有波浪樣線狀回聲 散在分布的點狀回聲 無增強回聲
Ⅱ 明顯波浪狀,切跡伸入胎盤實質,未達基底層 散在不均勻點狀強回聲 線狀強回聲
Ⅲ 顯著切跡伸入胎盤實質,達基底層 環狀強回聲,散在無回聲區 大而融合的強回聲
|